最近,一则新闻火遍全网,湖北武汉,211女毕业生从500强裸辞干保洁,据当事人介绍,做得好月薪能达七千元。
据了解,该女生来自吉林农村,是村子里第一位考上重点大学的孩子,毕业后,她成功入职世界500强公司,成了别人眼中的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典范。
但只有女孩自己知道,即便是进入了500强公司,她依然背负着很大的工作压力,很多时候自己都是24小时工作状态。
(资料图)
虽然这份工作在别人眼中光鲜亮丽,可女孩生活得并不开心,她很少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频繁的加班让她觉得身心俱疲,毫无乐趣。
经过一番慎重地考虑,女孩决定从公司裸辞,令人意外的是,女孩辞职之后竟然选择去做了保洁。
女孩表示保洁这份工作虽然体力上劳累一些,但精神上十分放松,如果做得好,每个月可以赚到7000元,这个薪资可以满足自己日常的生活开销了。
211大学毕业,踏入社会之后却做了保洁员,女孩的选择在网上引发了很多网友的热议。
有人替女孩感到可惜,认为寒窗苦读多年后竟然做了一份门槛如此之低的工作,这样的选择难免会让自己的父母感到寒心。
但也有很多网友表示“勇于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是当代年轻人的勇气。”
“希望大家不要再给大学生设限,脱下长衫的年轻人需要鼓励,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至少在觉悟上我们不要将职业分出高低贵贱来。”
读书是为了解放思想而不是禁锢选择
我相信你们会经常听到这些话,
“辛辛苦苦送你上大学你现在去饭店洗盘子啊?”
“你不努力读书到时候就跟那些人一样干最脏最累的活。”
“啧啧啧,你看看隔壁家的那孩子,从小到大学习好有什么用,还不是去当服务员?”
“你不好好读书!将来想去扫大街吗?”
“同学们!你们现在想要实现阶级跨越就是要好好读书!”
“高考多拿一分!干掉几千人!”
“没听过那句话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你不读书以后难道要跟我一样累死累活干那些工作吗?”
“家里就出了你一个大学生!结果你去送快递?”
这些话是不是字字扎心,但是你回过头来想,这些话禁锢了你的什么?
央视网谈孔乙己文学,下面网评两极分化又体现了什么?
前段时间,“小镇做题家”一词走红,指代出身于农村或小城镇的贫寒学子,他们努力挣脱命运的枷锁,通过优异的高考成绩进入一流高校,却因缺乏一定视野与社会资源遭遇嘲讽。无论是“小镇做题家”还是“孔乙己的长衫”,其本质上都是对读书产生了质疑。“读书无用”吗?读书的意义是提高一个人的认知和眼界,拓宽一个人的思想和格局,让他待人接物更具智慧,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但对于高学历的人来说,他们的选择面会更加宽广,也拥有随时转行的资本。读书是为了解放思想而不是禁锢选择。
就像这位选择了保洁工作的女孩,当在500强公司里呆累了、乏了,她可以选择基础性的工作,但相反,一个没有学历、一直待在保洁行业的人,她大概率永远只能待在这里。
不当先锋也要埋头苦干
我们知道,“高学历”的背后通常是无数个埋头苦读的日日夜夜,是十余年来知识的积累与沉淀,当发现自己付出巨大的努力却一时换不来理想的工作时,内心难免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平衡感,这种不平衡既是高学历与理想工作之间的不对等关系,也是自己高投入与低产出之间的失衡落差。
然而要意识到的是,在象牙塔里接受了熏陶,拿到了学历,就一定代表有能力吗?读书学习并非只为眼前的一纸文凭,知识本身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与素养,是能力提升的重要基础。学历深造会有节点,但能力提升没有尽头,读书学习是帮助我们适应社会发展、成就更好人生的重要途径,是我们终身都应做的事。
所以,很多人该好好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这个长衫,你真的穿上过吗?
余华说经济恢复高速发展之时才不必脱下长衫。有些人又兴奋了,原来是社会的问题。只能说余华老师是善良的。
有些人想站着把钱挣了,结果没有麻子的能力;
有些人总看见鹤立鸡群,但看不见鹤就是鹤鸡就是鸡;
有些人感叹命运不公,却不知命运在自己手上;
有些人明明本来就没有长衫,却非要幻想别人要扒他衣服。
生活在新时代,总幻想自己被无情盘剥,感觉不公平,不敢跳槽。感觉打工没有出头之人,不敢创业。千万个人挤一个编制,说内卷找不到工作,结果一大堆中小企业招不到人。
这年头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比比皆是,满大街都是长衫,长衫就是短衣,长衫还不如短衣。
青年朋友们,将嘲讽化作“好讽”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将“孔乙己的长衫”化作人生的历练,长风破浪会有时。
文|刘薇(部分网友观点选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