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大师班致力于构筑电影大师与影迷、从业人员分享、交流的平台,邀请全球知名电影人畅聊电影创作故事,分享经验与智慧,用专业视角探索电影内核,共同感受电影艺术的魅力。自第十届北影节开办大师班以来,我们邀请到许多在电影领域有极高造诣,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电影大师担任主讲嘉宾,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场专业、权威又生动的电影课堂。
本届大师班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导演张艺谋,土耳其导演、编剧努里·比格·锡兰,德国导演、编剧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和中国香港摄影师、导演、作家杨凡担任主讲嘉宾,带来极具深度的大师课程。活动将全部采取线下的举办形式,电影大师亲临现场,与观众真正面对面、近距离交流。
从《红高粱》到《满江红》:张艺谋电影世界的万物生。从影四十余年,张艺谋的职业生涯很难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他的艺术创作横跨多个领域,面向多个维度:先是以摄影师身份出道,后又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的殊荣,最后深耕于导演领域。1987年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红高粱》获中国首个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1987年至1999年执导的《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令其在国内外屡获奖项,并三次提名奥斯卡和五次提名金球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张艺谋在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式现场
从《红高粱》到《满江红》,张艺谋从未停止过创作的脚步,也从未放慢过创新的节奏。本场大师班将回顾四十余年来,张艺谋的艺术创作之路,聚焦导演在类型、题材和创作理念的创新与突破,感受张艺谋电影世界的勃勃生机。
努里·比格·锡兰作品中文学与影像的哲思。努里·比格·锡兰作为当之无愧的土耳其国宝级影人,其作品《小亚细亚往事》《远方》《适合分手的季节》《冬眠》等斩获包括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最佳导演奖、评审团大奖、费比西奖在内的多个国际电影节大奖。
努里·比格·锡兰工作照
锡兰电影中的对白总是充满诗意,叙事手法具有极强的文学底蕴,准确地表达其哲学思考。独特的视听语言风格,深刻的人文、历史背景,创造了具有土耳其特色的电影空间。本场大师班将探索努里·比格·锡兰光影艺术背后的文化哲思。
多纳斯马尔克谈从灵感到电影的距离。自长片处女作《窃听风暴》以来,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在十六年间只执导了四部电影长片,却连连斩获包括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观众选择奖和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个国际电影节大奖。
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右)工作照
从《窃听风暴》到《无主之作》,多纳斯马尔克时隔12年再拍艺术片,他的创作中有哪些“变”与不“变”?拥有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俄语、俄国文化以及牛津大学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背景,多纳斯马尔克是如何将多种人文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并实践到电影创作中去的?本场大师班中,多纳斯马尔克将分享自己的创作历程,向青年导演、作者讲述如何跨越从创意灵感到电影成片的距离,传授最真实、最实用的创作经验。
杨凡戏里戏外的流金岁月。用个网络流行语来形容杨凡——一个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杨凡早年游学于欧美,曾致力于音乐与舞蹈事业,后从事摄影与导演工作,同时也深耕于写作领域。
杨凡(中)工作照
其电影作品以镜头细腻优雅、捕捉爱情的迷惘与凄美见称,用细腻的感性触觉和浪漫的电影表现手法讲述了一个个香港市民的生活与爱情故事,由此备受影坛人士关注。本场大师班将围绕杨凡个人的经历,艺术创作的先锋性,讲述杨凡“戏里戏外的流金岁月”。
怀揣着对电影艺术的热爱,从业者们坚持创作、打磨内容;学子们奋力进取,在行业中寻找实践的机会;影迷们期待着北影节的到来,奔赴每一场银幕下的光影聚会。希望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温暖春天,我们能在四位电影大师的引领下,再次被鼓舞、被激发、被启迪。让我们相约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大师班,深度探索业内前沿的电影创作理念,共赴属于电影艺术的美好未来。